【转】仙游一市民偶得400年前文物,捐赠给当地博物馆

原创 老路  2023-04-10 16:21:37  阅读 3837 次 评论 0 条

福建日报·新福建客户端 2月20日讯(记者 林鹏)春节前,热心市民郑路迅将《明封徵仕郎南京金吾右衛經歷養泉陳公暨淑配封孺人謝氏墓誌銘》文物捐给了仙游县博物馆。近日,县博物馆馆长茅玉香携馆内工作人员登门签订捐赠协议,颁发捐赠证书,并对他的捐赠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。

《明封徵仕郎南京金吾右衛經歷養泉陳公暨淑配封孺人謝氏墓誌銘》,出土时间为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生产队大开荒期间,纵108厘米,横57.4厘米,墓志铭右上边缘缺损,下半部分文字全部磨损,字迹已经无法辨认。墓志铭的第一部分为圣旨,篆额为“奉而勅命”;第二部分为墓志,介绍墓主陈学孟的家庭出身、寿年、生平事迹、家庭关系等;第三部分为墓铭,概括全篇,主要是对逝者陈学孟的赞颂。圣旨落款时间为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,墓志铭落款时间为龙飞天启岁次癸亥年即1623年,迄今400年。

经过对墓志铭的文字整理,结合捐赠者郑路迅的自述,县博物馆人员查阅《飞钱陈氏族谱》及县志记载,实物与史料均能互为印证,确认陈学孟为仙游飞钱陈氏家族,墓址在仙游善化里金鸡硎(又称野猫山)。

“这块石碑上的字存在着很大的书法研究价值,因为自己也搞书画,我就想着自己做完一份拓本留着学习,然后就把它捐出去,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它。”郑路迅说。

郑路迅是一位美术工作者,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。据他自述,大概在2001、2002年左右,他路过仙游县鲤城镇金井社区一旧厝,偶然发现一块黑色倒扣着的长条板状石头,横卧在水沟上。本以为可以拿去加工成砚台或者印章石料,便和该家主人商量,经过同意抬回家后,翻过来隐隐约约看见一些被泥土盖住的正面,感觉有纹理,一清洗才知道原来是一方墓志铭。虽然常年在北京发展,捐赠文物的心愿却一直记挂心头。去年得知家乡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启事后,便立即联系仙游县文旅局,表达了捐赠的意愿。

责任编辑:林鹏来源:福建日报客户端
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gshlm.com/post/804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老路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